文献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摘要:〈正〉自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间, 期间有一些曲折, 有的还引起巨大震动, 如1989年政治风波, 但总地讲, 中国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比较稳妥的改革开放之路, 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创造了令世界称道的发展奇迹。
令世界称道的主要是经济奇迹。但每个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人都切身感受到, 变革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 大众生活方式等等, 此乃真正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巨大变革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时时感受着, 在危机时更醒目地突现出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中国政府和社会瞬间作出反应, 以令世人惊愕的速度动员起巨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抗击灾难。没有强大的国力和国民财富作后盾, 灾难迟早也会过去, 但其规模、次生灾害和人道主义灾难会无可比拟地惨重。不仅如此。此次救灾壮举不仅展示了国力, 国人的自发动员和以此为基础的志愿者大军, 还显露了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曙光。这样一个大国的成功的社会变革, 不能不成为学界及各方面观察家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导致这一转型成功的原因,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
关于这一原因, 不同背景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注意到,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年间, 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 这就是, 主导改革的政治力量不懈地致力于在坚持社会主义话语的前提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观念, 以及在新观念指导下的政策和体制创新。或许, 这是探讨迄今为止改革开放成功原因的重要线索。
这一观察看似简单, 结论也似乎不新鲜。但是, 对这一看似简单的观察和结论作出说明, 并非易事。长期历史传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以及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 要求改革开放的“名分”必须是社会主义的。但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此前二十多年间的政策有着实质的不同, 而传统的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却不能为新政策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如此, 改革开放的过程势必同时是新社会主义观的探索过程。既如此, 对这一过程的说明不能不涉及复杂的社会主义理论、历史以至方法问题。同时, 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意见纷争, 因此, 对这一过程的解读, 不能不涉及相关争论。
发表时间:2008-09-25
期号:2008年第3期
知网链接:https://link.cnki.net/doi/10.16012/j.cnki.88375471.2008.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