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Academic Journal

期刊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期刊动态 >> 正文

2005年第1期主要文章摘要

殷叙彝
(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北京  100032)
【摘要】本文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为背景,对伯恩施坦的生平和思想展过程做了全面的评介,并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学术界对伯恩施坦的看法进行了评析。
 
“马克思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人物”——霍布斯鲍姆访谈录
李兴耕 译
(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北京 100032)
【译者按】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J? Hobsbawm),伦敦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是一位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生于19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同龄人。1936年加入英国共产党。1956年因反对苏联入侵匈牙利而退出英共,后加入意大利共产党。著有论述19世纪历史的三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与《帝国的年代》,论述20世纪历史的《极端的年代(1914—1991)》等著作。2004 年8月,87岁的霍布斯鲍姆在伦敦接受了俄国《自由思想—21世纪》杂志主编弗·伊诺泽姆采夫的采访,阐述了他对一系列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看法。他在访谈中说:“马克思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人物”,“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普遍适用的”,“‘第三’世界对西方文明来说并不构成威胁”,它们没有美国那样的全球政治野心,“甚至可能成为伟大世界强国的中国也没有这样的野心”。当然,他的有些观点可能是有争议的,有待进一步探讨。霍布斯鲍姆的访谈录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前景等问题的各种观点。现将《自由思想——21世纪》2004年第9期刊登的访谈录(原文标题是:《后共产主义灾难的规模之大在俄国境之外是不了解的》)译载如下。
 
人文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之本质的一种揭示
刘京希
(山东大学 《文史哲》编辑部 济南 250100)
【摘要】以人文为视角或标准看待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概念上更具包容性,更富人性意义,因而更具感召力。以人文为视角或标准看待社会主义,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拓展出新的目标指向和价值选择,并促发我们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发展观,进而获得这样的启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以生态大破坏为代价的盲目物欲追求同样不是社会主义;从物化发展转向人文发展,让人们沉寂的精神生命鲜活起来,当是社会主义的真谛。无视人性的、空洞的国家目的论不是社会主义;尊重人权,尊重人道,尊重自由,才是社会主义的本真意义。
 
新自由主义的谱系、流变及影响
梅荣政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摘要】新自由主义是指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一种理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流派在提出和论证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在理论思维方面提供了某些有启发性的东西,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但其实质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是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根本利益服务的。它的传播,给世界经济政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9.11”语境下的西方国际关系研究
王学玉 张 琦
(山东大学 欧洲研究中心 济南 250100)
【摘要】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内政与外交,为塑造新的、至少是改造既有的世界政治秩序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国际关系的实践。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就此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见解和主张,远没有达成共识,但某些课题似乎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成为9.11语境下的研究热点。西方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两个基本走向。第一,多数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和以学科研究为主的期刊,并没有对9.11给予特别的关注。第二,由于对权力和权力的道德方面的认识不同,美国与欧洲学者在世界观和国际关系研究理论方法上的分歧不断加深。
 
战后英国社会保障思想的变迁
(本论文获得“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资助)
刘波   周敏凯
(华东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上海 200062)
【摘要】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思想理念所推动的,战后英国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思想来源不同。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是在争论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战后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凯恩斯主义和《贝弗里奇报告》为两大理论基石,在其以后的发展中贯穿着新左派和新右派的争论,第三条道路的福利思想则是其最新发展。
 
从意识形态到国家利益——世纪之交俄罗斯对外战略观念的转型
李述森
(山东社会科学院   济南  250000)
【摘要】自立国之日起,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行为模式就深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影响俄罗斯对外战略与行为模式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源自东正教的救世或曰使命意识,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西方化思潮与情结在19世纪以后也时隐时现。意识形态制约和影响对外政策给俄罗斯带来了严重后果。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开始确立国家利益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渐趋消褪,作者认为这是俄罗斯对外战略观念的一次深刻的转型。
 
俄罗斯民主进程中的市民社会
霍淑红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上海 200062)
【摘要】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由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转向自由民主制,市民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但由于市民社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力量还是比较弱小的。没有强大的市民社会基础,俄罗斯民主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波折。
 
斯大林与语言学——苏联学术史的一个片段
[俄]罗伊·麦德维杰夫  文           刘显忠 编译
【摘要】肆意干涉学术争论,镇压“异已”,是斯大林通常的做法。但作为一
个例外,斯大林对语言学采取了一种少见的科学态度。
 
民族解放还是恐怖主义?——当代车臣恐怖主义问题研究
[美]伊·马克金娜 文  黄登学 译
【译文摘要】长期以来,对于车臣恐怖主义的原因众说纷纭。该文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将1991年至2002年车臣恐怖分子的恐怖活动列制成表并从时间、地点以及类型三个方面对车臣恐怖主义进行了动态分析,由此对所谓车臣叛军在为独立而战以及俄罗斯政府的车臣政策是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等说法给予了驳斥。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75471 传真:86-531-88375471

版权所有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