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多处路面坍塌,交通陷入瘫痪,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对河南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的抗洪抢险斗争充分体现着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涵。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铸就的,也是我们党和民族历经百年、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
从时间上看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的文化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精神中有很多优良的品质,至今仍被我们沿用,如自强不息精神,《易传》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论语》中亦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论述,倡导一种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然而中华民族精神形塑的时间起点远不止于《易传》、《论语》,而是要接续到先民传说中的“炎黄蚩尤”,甚至去接续上古神话中的“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弘扬和利用,我们应将古人留下的优秀民族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服务。
从空间上看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乃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塑造书写的。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山河破碎的民族屈辱,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国文化,形成了丰厚的中国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无精神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深化拓展群众性主题实践,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丰富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推进新时代的伟业,必须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内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既要求我们不断为中国精神及与其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整个思想文化体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升其凝聚力、引领力和感召力,也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中国精神走进人心、深植人心的规律,有效引导先进精神赢得人心、掌握群众,从而汇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心潮澎湃;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壮志满怀。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些宝贵的中国精神,赋予中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作者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链接:http://m.legaldaily.com.cn/commentary/content/2021-07/28/content_8566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