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讯
基地召开全体人员工作会议
1月18日,基地召开全体人员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基地领导、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及校社科处领导。会议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的一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基地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研讨。
张乐岭主任首先简要介绍了去年12月在中山大学召开的政治学片基地主任会议等等情况,传达了教育部社政司领导关于加强基地建设的新精神。
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建民做了工作总结,并对今后一年的工作进行了说明和安排。一是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研究和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示,对有关十六大课题的研究做了进一步部署。二是对课题组的工作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加强对重大课题进展的管理和监督。三是结合十六大,对"十五"科研规划进行部分修订。四是基地本年度要召开的两大会议--学术年会和2003年度政治片基地主任会议。王建民副主任还对成果署名问题、科研奖励的范围和标准、课题组的常规报告制度和课题组中期成果的审查等问题做了进一步说明。
与会同志就基地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中肯、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基地名誉主任赵明义教授对基地的发展发表了重要看法。他指出基地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树立"讲政治"的意识,提高政治敏感性,要积极培养、推介学术精品和学术人才,严格博士生培养,加强学科建设。与会同志还就搞好"社会主义论坛"、加强横向联合等谈了各自的看法。
张乐岭教授当选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常委会委员
本所主任张乐岭教授作为主席团成员于3月26日参加了山东省政协第九届一次会议,于4月2日当选为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常委会委员。
学术活动
“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
课题组与韩国启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1月9日“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课题组全体成员与韩国启明大学田溶宪教授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就“卢武铉上台后的韩国政治走向和半岛局势”以及“亚洲社会主义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和交流。田教授介绍了韩国大选的情况和卢武铉执政纲领以及他本人对亚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看法。课题组顾问赵明义教授、负责人杨鲁慧教授以及牛林杰、崔桂田、刘昌明等也都就这两大问题先后谈了自己的观点。
本所校内兼职研究员山东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牛林杰近期参加两次学术会议
1月19日牛林杰博士参加了山东大学“中韩传统文化国际交流研讨会会”,并就“梁启超与韩国近代思想”在大会上发言。
2月23——24日牛林杰博士参加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召开的“朝鲜半岛问题研讨会”,他大会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朝鲜半岛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
唐鸣教授参加新加坡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所专职研究员唐鸣教授拟参加二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治理》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但唐鸣教授在办好赴新加坡的一切手续后因故未能成行,提供给会议的论文已收入在年内出版、向海内外发行的会议论文集中。
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国外社会民主主义研究”课题组
进入2003年,“国外社会民主主义研究”课题组按照原计划进展顺利。课题组成员召开了几次讨论会,交流各自的进展状况,并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利于对课题方向与进度的把握。
课题组成员本季度的学术活动主要是:作为哈佛燕京学者的郇庆治博士参加了1月31日由哈佛大学欧洲研究所主办的题为“欧洲立宪大会:初步评估”的研讨会;3月27日—3月29日郇庆治博士参加了美国西部政治学学会(WPSA)年会,并做了题为“欧洲执政绿党:一种比较研究”的主题发言。
“科社原理与时代特征、各国实际相结合”课题组
1、根据项目负责人赵明义教授的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按计划完成了各自承担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把初稿送交项目负责人。
2、我们计划4月中旬召开一次研讨会,准备邀请本学科有关专家参与对部分书稿的审定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体讨论,发现问题,吸收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3、我们计划2003年下半年申请结题,明年初出版。
“越、老、朝、古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课题组
目前4个子课题进展顺利,预计2003年9月前结题。课题负责人之一崔桂田副教授已于3月底完成了“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博士论文,共16万字,这是总课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在专家评审和参加论文答辩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为总课题的完成做了基础性工作。
发表的部分阶段性成果:
杨鲁慧:《东北亚发展之路》,载《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1期。
王韶兴:《共产党执政规律探讨》,载《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崔桂田:《国外共产党执政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载《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
崔桂田:《论美古关系与古巴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1期。
崔桂田:《马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载《文史哲》2003年第2期。
第二季度的有关工作安排:
课题组成员刘昌明将于4月初赴北京社科院、中央编译局、中联部、中央党校等单位访问交流和收集资料。
课题组准备在4月中旬以后派有关人员到广西社科院和广西民族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访问,就有关越南、老挝革新的情况进行交流,并与广西民族学院“老挝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实践”子课题的有关人员具体讨论课题。
教育部和外交部已先后原则同意本课题组关于赴朝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申请报告,估计5月中旬后成行,具体事宜正在办理中。
6月初准备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对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课题组
本课题在去年12月份教育部正式下课题立项通知后,积极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现在已完成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在拥有较充分资料的前提下,各子课题的负责人正在撰写子课题的写作提纲。
课题负责人王建民教授同北京大学薛汉伟教授合作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变迁》一书的部分内容是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已定稿,将于今年6月出版。目前本课题的研究进展顺利。
“原苏东国家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历史研究”课题组
一、进一步充实了课题组的人员。
1、课题组的主要人员有:
程又中(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建华(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良早(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彭穗宁(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雷振扬(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黄友牛(海军工程大学政治教研室教授、大校),王建国(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讲师)。
2、课题组的其他人员有:
陆美兰(中共华中师范大学组织部副部长、副教授),汪圣云(武汉科技学院社科系副教授),邓联繁(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著有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的作风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等专著),郑芳(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杜鹃(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年锦(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二、初步拟定了最终成果的写作提纲,现正广泛征求意见,准备在今年四月举行的开题会议上讨论确定。然后对课题组成员研究和写作的任务作具体的分工。
三、正在广泛收集、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准备在近期写作一篇国内关于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原因研究述评性质的文章。
四、在《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一期发表了两篇相关的论文:
1、汪圣云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建设》。
2、陆美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党的建设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