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2002年第4季度工作报告
工作简讯
召开学术委员会议,确定本基地2002年度重大课题
2002年度的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于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讨论了本学科发展的有关问题;在重大课题专家评审组评议的基础上,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本基地2002年度重大课题发标的决议;讨论并通过了2003年度拟发布的招标课题。
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
学习研究宣传十六大精神的活动
按照教育部社政司函[2002]224号文件的要求,我基地积极组织开展了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的活动。我们研究所是一个科研机构,但它是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研究机构,既然冠以“当代社会主义”之名,我们自觉地认为,本基地的首要任务是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在当前,就是积极研究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1月17日,我们在山东大学召开了"十六大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论坛》、《大众日报》社等单位的近20位代表进行了热烈研讨。 与会代表们普遍认为,十六大是一次理论创新的大会,为学术界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代表们相信,十六大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所蕴含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和理论创新的精神,正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生机勃勃向前发展的最强大理论武器。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积极组织撰写学习研究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论文,目前已经完成《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党的群众基础的扩大与未来中国政治》论文并投出。我们确定了“十六大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十六大与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党建的崭新课题:十六大关于党建理论的创新”、“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收入分配”、“法的精神与社会主义的财产关系”等一批文章选题。这些选题已落实到人。我们将为做好这些课题积极地提供人力和财力保障,高质量地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学习宣传十六大的任务。
积极宣讲十六大精神,在山东大学举办的学生政工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培训班期间,我所研究员王韶兴教授作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报告。 此外,我所研究人员在济南市以及省内一些地方和部门做关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报告多场,均引起良好的反响。
张乐岭主任等人赴广州参加政治学片基地主任会议
12月19—23日,基地主任张乐岭,副主任王建民、孔令栋及科研秘书张小刚赴广州参加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基地组织召开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暨政治学片基地主任会议”。会上王建民教授做了题为“党的群众基础的扩大与未来的中国政治”的发言,该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在基地主任会上,张乐岭所长做了本基地2002年度的工作总结报告,向教育部代表及其它基地代表汇报了本基地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取得了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王韶兴教授的“时代特征与对外战略”课题
获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立项
十六大召开之后,山东省为了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六大的精神,确立了10项研究课题。王韶兴教授主持的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时代特征与对外战略”,是山东省研究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点立项课题.按要求该课题必须于2003年4月完成,王韶兴教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正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攻关,以期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研究。
近期购买外文图书54册
本季度我研究所外文资料室新购近3万元的英文图书,共54册。该批图书是近期出版的与我们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新书。
我所如期完成2002年度人文社科统计工作
12月30日,本基地办公室如期完成2002年度人文社科统计工作。根据统计资料,我研究所2002年新增项目9项;发表论文52篇;出版专著5 部。
学术活动
我所召开“十六大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
学术研讨会
11月17日,我们在山东大学召开了"十六大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论坛》、《大众日报》社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研讨。 与会代表们普遍认为,十六大是一次理论创新的大会,为学术界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代表们相信,十六大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所蕴含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和理论创新的精神,正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生机勃勃向前发展的最强大理论武器。
刘玉安教授赴美国参加政治学国际研讨会
10月20日—10月30日刘玉安教授赴美参加了由圣芭芭拉大学和加州大学联合主办的政治学国际研讨会,刘玉安教授在会上做了“意识形态于中美关系”的发言。
张乐岭教授等人参加“21世纪与世界社会主义”
国际学术研讨会
10月23日—27日,张乐岭、王韶兴、王建民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主办的“21世纪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王建民教授做了“雇佣劳动者阶级发展的新阶段”的发言;王韶兴教授做了“关于探讨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几个问题”的发言。
王建民教授为省委办公厅处级以上干部作报告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应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的要求,我们派出了王建民教授为山东省委办公厅处级以上干部作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点体会”的报告,报告得到了与会听众和办公厅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俄罗斯学者应邀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
10月18日—20日,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研究所所长戈尔什科夫教授利用来中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应张乐岭所长的邀请来山东大学进行学术交流,19日戈尔什科夫教授为我所研究人员及博士生做了“当代俄罗斯——新社会主义在俄罗斯有希望吗?” 的学术报告,报告后我所研究人员同戈尔什科夫教授就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社会主义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国外社会民主主义研究”课题
本季度该课题组成员围绕各自的子课题,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是今年刘玉安教授应邀参加了汪道涵在上海招集的关于“西欧社会民主党、共产党的新变化”的研讨会,提交了研究报告,并在会议之后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二是郇庆治教授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研究奖学金资助,于2002年4月前往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政治系进行研究;8月,作为燕京学者从德国前往哈佛大学,他将于2003年完成在国外的研究工作回到研究所,在此期间他在完成对法国大选的理论分析后,对德国大选结果进行了分析,完成他承担的子课题的部分工作——“选举向度下的西欧社会民主主义”。在美访问期间,郇庆治教授还参加了美国政治学会的第98届年会,参与了有关欧洲社会民主党政治的小组讨论。
——“科社原理与时代特征”课题
本季度课题组先后于10月上旬和12月中旬召开了两次全体成员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课题的写作思路。课题负责人赵明义教授针对前一阶段大家在撰写初稿时遇到的问题,考虑到目前大多数成员各自承担的内容,要求变换思路,改变过去注重体系研究的做法,而是强调抓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克服面面俱到,注重创新,让材料为观点服务,以研究促进科研教学,走创新之路和结合之路。
一、 本季度课题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工作进度也进一步加快,有两个子课题已经完成初稿。其它成员承担的子课题也在积极的抓紧时间,预计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撰写任务。
二、 本季度课题研究还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其中比较重大的有赵明义教授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和周向军教授的著作《毛泽东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比较研究》等。
——“越老朝古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课题
本季度该课题主要在国别研究与综合研究上全面展开,进展顺利。本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工作已基本完成;整个课题组已完成15万字的写作计划,预计到2003年7月全部子课题都将结题,大约有60万字。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刊印了第一期研究资料约4万字。多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或考察访问,获得大量的学术信息,使课题研究处于研究前沿。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课题
我们承担的2001年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课题,尽管教育部批准文件没有正式下达,但在本季度该项目研究人员已经在学校经费的支持下开始了工作,该课题目前处在资料准备阶段。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办公室编
2003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