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Base Dynamics

基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2001年第二期工作简报  

作者:admin 来源: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12-10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UNIVERSITY

工作简报  第2期
                                            (总第3期)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2001年7月10日


目  录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1)
赵曜当选为本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
本所资料室购进三千余册新书………………………………(2)
本所举行2001年夏季硕士、博士论文答辩…………………(2)
奚广庆教授和薛汉伟教授来我基地作学术报告……………(2)
本季度我所三项研究课题被批准立项并获经费17万元……(3)
我所顺利通过“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的
检查验收………………………………………………………(3)
张乐岭、王韶兴教授赴俄罗斯参加学术研讨会 ……………(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各国实际相结合”
课题组近期工作进展情况……………………………………(4)
“国外社会民主主义研究”课题组近期工作进展情况……(5)


 主送:教育部社政司
 抄送:山东大学社科处

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 山东大学 250100     Tel/ Fax:+86 531 8573203
No.5 Hongjialou,250100,Ji'Nan,China       E-mail:krics@sdu.edu.cn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
2001年6月1日

  一、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是本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指导机构,其主要职责为:
   1. 制定和修改学术委员会章程;
   2.审议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
   3.审议、评定研究所的重大研究课题和其他科研项目并决定资助金
     额;
   4.对重大课题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议并监督;
   5. 协调本学科领域全国性重大学术活动;
   6. 对本所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学术水平评估,对本所低职高聘
     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认定;
   7.听取所长的工作汇报,向所长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学术委员会由7--9名国内同学科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著名学者组成,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且身体健康,其中本校学者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三、学术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任,但每届更换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一。任期不足18个月而又不能继续任职时,所长应按规定手续补聘空缺职数。
  四 、学术委员会名单由所长提出,由本所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全体研究人员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通过后,由所长签发聘书,并报教育部社政司、山东大学分管校长及山东大学社科处备案。
    五、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人,由学术委员推选产生。每位委员均有权提出主任人选,经无记名投票超过半数者始得当选。研究所所长不得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六、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1次例会,遇有特殊情况,所长可以提请主任召开特别会议。学术委员进行表决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七、学术委员会议由主任主持,每次会议都应有记录。所通过的决议应整理成文并由主任签字后方始生效。
  八、学术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本所。学术委员会可聘请一名兼职秘书,协助主任处理日常工作。
  九、学术委员的工作是义务性的,所有委员均不领取薪金和津贴。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与履行委员职责有关的费用,从研究所的办公经费中支出。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赵曜当选为本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由本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赵明义教授提议,经全体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意,确定由赵曜教授担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曜教授是全国著名学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

 

本所资料室购进三千余册新书
  今年5月,我所拨出5万余元专款集中购入了一批最新的书籍资料,共计3200余册。这批书籍资料的购入极大地改善了我所的资料状况,尤其使社会主义研究方面的资料有了很大的充实,比如靳辉明、周新城、顾海良等主编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丛书》(全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共12册)、江流主编《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和靳辉明主编《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等。
  目前,这批新书已经上架,并对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全体研究员及国内外学术同行开放。

 

本所举行了硕士、博士论文答辩
  6月1日、2日和6月8日,本所分别举行了硕士和博士论文答辩。由本所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点及博士点培养的23名硕士毕业生和5名博士毕业生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我所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奚广庆教授和本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薛汉伟教授前来主持了答辩。


奚广庆教授和薛汉伟教授来我基地作学术报告
  6月11日和6月13日,奚广庆教授和薛汉伟教授在我所分别就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和国有制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奚广庆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唯有改革,特别是体制上的改革,才能确保中国在新世纪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借鉴其合理成分,实现取长补短,同时加强对苏联的研究,吸取其失败的教训,以资借鉴。他还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批判的继承,着重体会其实质,重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薛汉伟教授重点介绍了他最近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国有制的理论与现实》、《德国的国有化》和《控制制高点》三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了有关国有制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两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以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提高我所的理论研究水平,增强学术科研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本季度我所三项研究课题被批准立项
并获经费17万元
  “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制度发展研究”是我所研究人员孔令栋教授主持申报的研究课题。该课题获200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资助。经费额度为6万元。
  “中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是我所研究员James Derleth教授、王建民副教授主持的研究课题,该项目于2001年3月得到了加拿大驻华使馆"公民与社会发展"基金会的资助,资助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课题组成员已于6月25日赴全国十大城市的实验社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研。目的在于收集有关实验社区的发展状况、经验和教训,为本项目的最终成果准备第一手资料。
“山东省公众环境参与意识研究”是我所研究人员郇庆治副教授主持申报的研究课题,该课题获2001年度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资助,资助金额为1万元。


我所顺利通过“211工程”“九五”期间
建设项目检查验收
5月22日教育部组织8位专家对我所“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刘玉安教授向专家组汇报了我们在“九五”期间建设的目标和5年来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专家组对建设情况非常满意,并给予高度评价。


张乐岭、王韶兴教授赴俄罗斯参加
国际学术研讨会
6月22日,我所张乐岭主任、王韶兴副主任等一行4人赴俄罗斯参加“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俄罗斯与中国”国际研讨会。
此次次研讨会是我所前苏东地区社会主义研究室“中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项目的一个主要内容。该项目是1998年我所与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共同签署的合作项目。双方共同商定,在三年项目开展期间每年召开一学术研讨会,中俄双方各主办两次。现在双方已各出版了一册会议论文集。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代实际及各国国情相结合问题研究”课题组近期工作进展情况
   2001年5月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代实际及各国国情相结合问题研究”课题组召开了研讨会。
  一、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着重讨论了研究大纲,对原来的研究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经讨论,将研究大纲第五稿确定如下: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代实际及各国国情相结合
(“框架设计”第五稿,预计字数:55~75万)

上册 “结合”的基础理论
(预计的字数:15~20万)
  卷一:“结合”原理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线索  承担人:赵明义(教授、博导)
  卷二:“结合”原理的主要含义、基本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承担人:杨鲁慧(教授)
  卷三:检验“结合”好坏之标准及如何做才能“结合”得好  承担人:方  雷(副教授、博士)
  
中册 “结合”的历史经验
(预计字数:20~30万)
  卷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的正反经验  承担人:孔令栋(教授、博士)
  卷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剧变后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之实际结合的正反经验  承担人:臧秀玲(副教授、博士)
  卷六: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之实际结合的正反经验  承担人:王韶兴(教授、博士、博导)
  卷七: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实际结合的正反经验  承担人:周向军(教授、博士、博导)
  卷八: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越南、古巴社会主义改造、建设、革新、发展事业之实际相结合的正反经验  承担人:崔桂田(副教授、博士)

下册 新世纪、新任务、新实际的“结合”问题
(预计字数:20~25万)
  卷九: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全面推进过程中之新实际的“结合”问题  承担人:徐艳玲(教授、博士)
  卷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新世纪“和平与发展”问题之新实际的结合问题  承担人:倪宝志(副教授、博士)
  卷十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新世纪“两制关系”发展中之新实际的结合问题  承担人:曹文振(副教授、博士)
  卷十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化与高科技化之新实际的结合问题  承担人:孟杰(博士)
  
二、对课题的进展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年7月底,每个作者提出自己承担部分、具有三级标题的研究大纲;8月份对每个作者提出的研究大纲进行集体讨论。然后,承担人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修改成为写作大纲;
2001年10月—2002年8月底,共11个月的时间除继续搜集新资料外,主要研究、整理资料和撰稿;
2002年9月初向课题负责人交出自己的定稿;2002年9—12月,由课题负责人主持的定稿组成员统稿、定稿;
2003年1—2月份交出版社出版,同时进行鉴定。

三、本季度将课题组成员积累与搜集的资料,编印了12期《当代社会主义研究资料》,共约100多万字。此资料将继续编印。

 

“国外社会民主主义研究”课题组
近期工作进展情况
“国外社会民主主义研究”课题组于2001年6月30日举行了中期进展研讨会,课题组主要成员刘玉安、郇庆治、李宏、傅永军、蒋锐、李伟、杨丽华等参加了会议。各子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该项目自去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框架构建情况,并就该项目下子课题的写作框架和最终成果的出版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确定本项目将集中研究国外社会民主主义发展中涉及的7个核心性议题,并最后以专著系列的成果形式2003年正式出版;确定各子课题(分册)承担者在2002年8月底前完成专著初稿。
  一、对课题的分工重新作了调整,以下是调整后的具体分工情况:
“国外社会民主主义研究”(总负责人:刘玉安教授)
子课题及其承担者:
1. 从“社会主义”到“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哲学基础
(傅永军教授)
2.第二国际修正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比较研究 (陈 林研究员)
  3.资本主义当代发展与社会民主主义(李 伟博士)
4.社会党国际与社会民主主义(李 宏博士)
5.环境主义挑战与社会民主主义: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绿化(郇庆治博士)
  6.西欧社会福利政策改革与社会民主主义(杨丽华博士)
7.东欧社会政治转型中的左翼政治与社会民主主义(蒋 锐博士)
 
二、该课题的部分框架设计:
 1、第三条道路:以吉登斯理论为切入点的批判分析(傅永军教授)
  “第三条道路”是90年代后期欧美政治发展的最新标识和共同口号,它把老的左派和新的右派糅合起来,试图超越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开辟出一条新的政治发展道路。英国著名左翼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是这种思潮最重要的代表。由于他的理论建树,他已成为“第三条道路”思潮的“思想之师”。由吉登斯理论切入对“第三条道路”思潮的批判分析,是深入解析“第三条道路”的最佳视角。
本研究以吉登斯理论为主要分析蓝本,切入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进程,以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嬗变为背景,以图从哲学、社会学与政治学多维视域深入分析“第三条道路”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典型表现形态的历史渊源、产生背景、理论本质以及发展前景。
初步确定的研究大纲如下:
一、 解构与超越: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
  从资本主义批判到现代性分析——现代性的后果与当代欧美社会运动——“超越左与右”与“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重构激进政治——“全球世界主义秩序”——朝向一种新的乌托邦
二、 激进政治的历史基础
社会转型与全球社会变迁——五种两难困境:全球化、个人主义、左与右、政治的行动主体、生态灾难——传统社会与后传统社会——简单的现代化与反思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工业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全球国家体系与民族—国家
三、 激进政治的概念分析框架
拒斥自然主义与实证主义——“二元”困境与结构化理论:行动与行动者、结构的二重性、时空伸延与时空交界、制度与社会系统、社会实践与行动——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
四、 激进政治:内涵与路向
超越左与右:建构一个安全能动的社会——激进政治的六点框架: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团结、摆脱解放政治,建设生活政治、用能动性政治解决国家与社会以及市场之间关系、发展对话民主和情感民主、改革福利国家,变福利依赖为积极福利、在各个领域消除暴力——迈向全球化时代——世界性国家与文化多元主义——世界性民主与全球统理结构——制度视角下的乌托邦现实主义
五、 激进政治的历史光谱
沉没的民主社会主义与浮现的社会民主主义——超越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与在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超越左与右与融合左与右——变为意识形态的“第三条道路”
  六、“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命运

2、社会党国际与社会民主主义(李 宏博士)
社会党国际是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51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该组织已从一个西欧各国社会党的区域联合机构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组织,而该组织所主张的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也成为影响全球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近年来,国内外对欧洲各国社会党及其以“第三条道路”为标志的新变化的专论较多,对社会党国际的主张虽有提及,但专论较少,而从社会党国际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国际组织构成、原则、基本主张及其演变的经验和趋势的专论到目前为止尚付阙如。因此,在对各国社会党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以社会党国际为代表的社会党及其主张的共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的认识、对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和这一国际组织。
框架内容设计:
第一章 社会党国际的历史沿革
一. 第一国际的建立
二. 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分化
三. 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建立
四. 社会党国际的重建
第二章 社会党国际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
一. 社会党国际的组织及其结构
二. 社会党国际的组织原则
第三章 社会党国际的基本主张
一. 自由、公正、相助——社会党的指导思想
二. 社会党国际的经济主张
1. 在生产资料方面,实行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2.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参与决策和管理
3. 在分配领域,建立和发展社会福利制度
三. 社会党国际的政治主张
1. 以维护、改良和利用现存国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观
2. 主张并实行多党制
3. 社会党政治主张变化的根源
四. 社会党国际的社会主张
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 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思想
3. 社会文化思想
五. 社会党国际的国际政策
1. 社会党国际国际政策的演变
2. 80年代以来社会党国际国际政策的新变化
3. 社会党国际国际政策变化的根据
  第四章 结束语

3、 环境主义的挑战与社会民主主义: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绿化
  (郇庆治博士)
环境主义政治的兴起是20世纪中叶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代西欧政治发展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而对环境主义的吸纳融合就成为作为现代社会两大主流性政治思潮与政党之一的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80年代初西欧各国绿党政治影响的迅速扩大则使它开始成为社会民主党(社会党)面临的一种现实政治要求,结果是,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的政治纲领调整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实现其环境政策取向和环境公众形象的更新。可以说,西欧社会民主党政治意识形态和政党形象的大幅度绿化开始于80年代末期,并且构成了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中“社会民主主义”新阶段的内在构成部分。但是,环境主义毕竟不同于一般性环境政策,社会民主党对环境主义的吸纳至少取决于以下四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基础及其变化,二是社会民主党执政状况,三是绿党政治影响扩大的幅度与潜力,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当时形势。本子课题的目的是不仅要对西欧社会民主党政策绿化的进程和主要政策观点做出描述,还要对这种意识形态层面转向的社会基础、执政需要、政党竞争格局和经济环境等影响因素做出具体分析,从而对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主义”或“第三条道路”的未来走向做出判断。
  框架内容设计:
导言
第一章 环境主义的兴起与挑战
环境运动
环境主义理论
绿党
环境主义提出的问题

第二章 社会民主党的环境政策转向
80年代以前的社会民主党的环境形象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环境政策转向
90年代中期以来的环境政策走向
社会民主党的基本环境政策主张

第三章 社会民主党环境政策转向的政治学分析
社会代表基础的变化
执政与在野的不同境遇
      绿党的政治影响压力
      经济形势状况
      
  第四章  社会民主主义与环境主义:合作还是合流?
      社会民主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社会民主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策略
      
  结论

4、政治转轨中的东欧社会民主主义(蒋 锐博士)
本书中所说的东欧,是指东欧原来8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在的地区。剧变以后,民主德国已不复存在,捷克斯洛伐克已一分为二,南斯拉夫已一分为五。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东欧,实际上是指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新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等12个独立国家在内的地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各国共产党的相继社会民主党化,东欧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剧变。在剧变之初,东欧各种类型的社会民主党无一例外地遭到沉重打击,被右翼势力排挤出政治舞台。但从1992年起,东欧大部分社会民主党又相继崛起,陆续重返执政舞台,并逐渐形成了同右翼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理解东欧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如何看待东欧社会民主党的沉浮,如何认识东欧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民主主义实践等一系列现象呢?这些都将是本书所试图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在剧变发生以来的十多年中,东欧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已改奉社会民主主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社会民主主义在东欧有何种历史渊源?在剧变后东欧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与政策中,在其执政的实践中,它们所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呢?这种社会民主主义与西欧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有何异同呢?这种社会民主主义在东欧实施的效果如何?它的本质与发展前景如何?它与当代社会党国际、西欧的“第三条道路”以及与北约和欧盟东扩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此等等,都是我们所关心并且应当正确认识的问题,也是本书试图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打算在本书中系统研究一下东欧政治转轨过程中的社会民主主义现象,基本的研究框架设计如下:
导 言
第一章 东欧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 东欧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与东欧剧变
第三章 东欧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根源与教训
第四章 东欧其他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
第五章 政治转轨中东欧社会民主党的沉浮
第六章 东欧社会民主党的性质、纲领与理论
第七章 东欧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民主主义实践
第八章 东欧社会民主主义与西欧社会民主主义之比较
第九章 东欧社会民主党与社会党国际
第十章 东欧社会民主党与北约和欧盟
第十一章 东欧社会民主主义评析
第十二章 东欧社会民主主义的前景

结束语 

5、社会民主主义与福利国家(杨丽华博士)
  如果说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的话,福利国家则是这种理念在实践中或者说制度上的体现。众所周知,“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曾经引起了包括正统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的瞩目,同时也引发了对其褒贬不一的争论。誉之者认为福利国家是人类走向大同的必经之路,甚至它本身都已带有“共产主义”的印记;毁之者则认为福利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极权国家”,国家将其宏观调控的手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人的异化;也有学者指出这种高福利必然导致经济运作的低效率,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低迷状态。现实中的福利国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能否真正实现社会民主主义所坚持的社会正义与效率统一的原则?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到福利国家内部去做一番详细调查,了解它的过去、现状,对它的发展前景作出科学的预测。

 

         2001年7月10日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75471 传真:86-531-88375471

版权所有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